患流感时,是大脑让你身体这么难受
患流感时身体通常会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以及情绪低落等症状。实际上,感染病毒并不会引起这些症状,让身体难受的是大脑。但此前我们一直不清楚大脑如何接收身体受到感染的信号,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小鼠咽喉部位存在一组神经元,它能够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并向大脑发送信号,从而引发对感染做出反应的症状。
此前科学家普遍认为,身体在遭受病毒感染后,病灶位点会产生响应病毒感染的信号分子前列腺素PGE2。这种分子能从病灶位点进入血液,并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与大脑中的PGE2受体EP3结合,从而激活大脑引发各种身体的反应。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非处方药能通过阻断PGE2的合成,从而缓解病痛。但研究人员使用流感病毒感染,经基因改造后中枢神经系统缺乏PGE2受体的小鼠后,这些动物仍表现出食欲减退等病状,这表明PGE2是由周围神经系统感知的。最终,研究人员锁定了小鼠咽部扁桃体区域的神经元群,该区域处于外部空气与进入呼吸道空气的交界,富含免疫细胞,在遇到病原体时,会产生大量前列腺素。这里的神经元在感知到PGE2后,会将受感染的信号通过神经通路迅速地传递给大脑。这种方式能让大脑了解发生感染的确切位置,建立像咳嗽这样针对特定部位的反应。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阻断这条通路对感染后期的病症影响较小,这或许表明一旦疾病从上呼吸道发展到肺部,就存在不止一条途径会使小鼠表现出不适。目前研究人员还不清楚咽喉部检测前列腺素的神经元细胞是否能传递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其他细菌和病毒的信息,未来他们将继续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寻找能检测感染的神经元。
文章来源:环球科学